又是一年清明時。今年清明節有哪些新的變化?單從殯葬方式上來看,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變遷,從土葬到火葬,再到海葬、網葬,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。我們在祭奠逝者、追憶先人的同時,也應當思考,如何在倡導文明殯葬理念的同時,也不丟掉傳統習俗?從今天起,本報推出清明節系列報道,為您講述清明節的故事。敬請關注。
早在上世紀60年代,青島就開始推行以火葬為中心的殯葬改革,現在青島的火化率達到100%。上世紀90年代,借助得天獨厚的優勢,島城開始推行海葬,目前共舉辦骨灰撒海活動68次,9010具骨灰撒入大海。此外,島城還出現了壁葬、樹葬、花葬、草坪葬等新的生態殯葬方式。今年青島還將網上祭祀升級,推出網葬。至此,島城已有7種殯葬方式。這些生態殯葬的逐漸流行,折射出社會的文明和進步。
青島市殯葬管理所殯儀服務科科長王宏志介紹,“早在上世紀60年代,青島就開始推行火化的方式,現在青島的火化率能達到100%。”
記者了解到,青島市每年約有6萬人去世,市區內約有1.2萬人去世,骨灰可在殯儀館免費存放1年,所以至今有約80%的居民會將骨灰暫時存放在殯儀館。
除去殯儀館提供的免費存放場地,其餘場地或外地居民一般每年繳納60~178元的管理費小豬視頻草莓視頻之類的。隨著去世人數的上升,不僅市內的公益性、經營性墓地變得緊張,部分郊區的一些祖墳也因土地征用而被迫遷移凱發K8國際,人去世以後骨灰如何安置成為一個嚴峻的社會問題。
優點:“現在,火葬已經被市民接受凱發K8國際。”王宏志說。現在土地緊缺,傳統的土葬太佔用土地,而且棺木又來源于樹木,所以火葬相對于傳統的土葬極大地節約了用地,是一種現代文明進步的表現。
火葬成本低,現在青島對本市戶籍居民,實施免費遺體火化服務,並且從殯儀車接送、遺體存放、火化、骨灰寄存等流程全部都是免費,還有專業人員上門指導。
從2012年6月1日至2014年2月底小豬視頻草莓視頻之類的,全市殯儀館共免費辦理了遺體火化 97129具,為喪屬節省經費11898萬元。
不足:記者了解到,火化時容易產生煙塵,對空氣會造成一定的污染。不過,記者也了解到,目前凱發k8國際娛樂官網入口,全市7個殯儀館的49台火化爐中,包括節能節時的高檔爐33台,其中小豬視頻草莓視頻之類的,49台火化爐中已安裝了消煙除塵設備25台,安裝率達到50%。今年起,三年時間,全市所有的火化爐都將裝上消煙除塵設備,控制空氣污染。
墓地安葬一般是指規劃出來供埋葬死者或者其骨灰的土地,是將骨灰及部分遺物集中到一個統一的地點進行安葬的方式。青島目前有11家經營性墓地。
優點:“將已故親屬的骨灰安葬在公墓中,也是延續了一種傳統的入土為安的思想,所以目前來說,是最容易被大家接受的一種安葬方式。”市民王亮說。
不足:目前,青島市內的公益性、經營性墓地變得緊張。公墓所佔用的土地不可再生,現在墓地審批已經十分困難。同時,一些墓地定價較高,普通市民難以接受。目前墓地多為一萬多至兩萬元起價,一些高檔豪華墓穴,二十萬元甚至上百萬的也存在。此外,墓地有使用年限,超過使用年限還要續交管理費。
去年,青島市首次對經營性公墓實行政府定價管理,通知要求,對百齡園公墓小豬視頻草莓視頻之類的、九峰陵公墓墓地維護管理服務收費核定收費標準為1.2平方米以下每年200元。公墓墓穴使用合同已經期滿,辦理人申請繼續使用的殯葬文化,公墓經營單位收取的公墓維護管理服務標準按墓穴淨佔地面積計收,以單個墓穴(雙穴不超過1.2平方米或單穴不超過0.8平方米)為一個計價單位。該定價通知有效期為1年。
壁葬是一種以牆代墓的喪葬方式,牆的正面有很多個井字形的壁葬格,這些壁葬格裡邊可以放骨灰盒。將骨灰盒安放入壁中後,用石碑封上,上面可再刻上碑文。
記者了解到,青島市殯葬管理所內西北側山丘上建有大型靈骨牆,設有格位1000多個凱發k8國際,,可根據顧客要求提供壁葬服務。
優點:“現在越來越多的市民為親人選擇壁葬了,因為比較環保,同時利用山體建立壁葬場所,也節約了佔地空間。”青島市殯葬管理所副所長魏常彬說,壁葬的存放量比較大,而且節約土地,將傳統墓葬換成壁葬,空出的土地還能再建壁葬廊。
不足:“把老人放在小格子裡覺得有些不孝。”記者採訪時,對于壁葬這種喪葬方式,市民劉女士說,她母親去世的時候,他們家人在選擇喪葬方式上覺得還是讓老人入土為安,把老人放在牆上覺得于心不忍。
記者看到,福寧園的植物葬也採用草坪葬、花葬相結合的方式,“整個墓園都被草坪覆蓋,這樣在祭奠先人的同時,也是一種保護生態、綠化環境的措施。”福寧園總經理助理張元華告訴記者,植物葬的方式往往是結合起來實施,並沒有十分明顯的分界線。
優點:“草坪葬就是指把骨灰撒入草坪下的洞穴後,上面鋪一塊小小的碑,佔地面積很小。”魏常彬告訴記者小豬視頻草莓視頻之類的,“這種喪葬方式可以保留骨灰盒,與傳統墓葬的最大不同就是變立碑為臥碑,墓型結構精致小巧,佔地面積非常小。王宏志說,草坪葬、花葬的方式強調融入自然,並且沒有高大的墓碑,不會前後遮擋,受傳統觀念的影響,這樣也表達對所有逝者的敬意。
不足:“這種方式也不錯,不過沒有高大的墓碑,我覺得只有高大的墓碑才能表達對先人敬意。”市民趙女士說,這在她看來是一種“薄葬”。
據介紹,網葬是指不保留骨灰 ,而將逝者的遺像、遺體告別儀式、挽聯、悼文等信息錄入電腦,在網絡上建立虛擬墓碑,並予以祭祀的喪葬形式。
記者打開了一家祭拜網站,記者注意到,在創建網墓時需要填寫逝者姓名、生平介紹、出生年月、逝世年月、籍貫等基本信息墓園投資管理。,在創建網墓的同時還可以選擇網墓的風格,像吉祥墓、感恩墓、平安墓等,另外,還需要設置訪問權限。
隨後,記者在已經創建好的網墓的頁面中看到,這裡有不少的信息,上邊有祭拜對象的姓名和照片,有的頭像則用一束花來代替,如果想查看詳細情況則需要注冊後輸入訪問密碼凱發K8國際。
今年,青島市殯葬管理所也在官網上更新設置了“網上追思”的欄目,市民可登錄網站,設置已故親人的墓碑,通過獻花、敬香、提供模擬祭品等形式進行網上祭奠。
優點:“在青島,我們都稱網葬為網上祭祀,和傳統意義上的喪葬方式最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它的便利性。”王宏志說,網上祭祀可在網上為已故親人設置虛擬墓碑,之後隨時對親人進行緬懷、祭祀。“這種方式不管離家鄉有多遠,都可以給親人掃墓、祭奠,來表達自己的思念凱發K8國際。”
不足:網葬在極大利用網絡的同時,也有不少居民認為,網葬缺乏傳統的厚重感。“在網上就能將已故親屬進行安葬了?感覺太簡單了,缺少傳統喪葬、祭祀的莊重性和厚重感。”市民劉劭感嘆道。
“從1991年到現在,青島市共舉辦骨灰撒海活動 68次,9010具骨灰撒入大海,今年的海葬將于4月19日舉辦,這將是第69次海葬儀式。”王宏志告訴記者,今年春季海葬已經確定將有600多具骨灰參與骨灰撒海儀式。
優點:魏常彬介紹,參加海葬最初每具骨灰收費280元,隨著物價上升為500元,從2010年起,青島市對本市常住戶籍死亡居民骨灰撒海的喪屬免收費用。之後,報名人數逐步增多,而且不少外地人也來報名參加青島舉辦的海葬儀式。“海葬不會對海水產生任何污染。”王宏志說小豬視頻草莓視頻之類的,海葬作為一種新型的生態殯葬方式,不僅節約了土地,而且非常環保小豬視頻草莓視頻之類的。
2013年9月,青島還新推出了一種新型可降解的環保水蓮型海葬骨灰壇凱發K8國際,由一種可降解的特殊陶泥制成,遇水一段時間後就可融化,以葬代撒的形式寓意逝者在水蓮的陪伴下長眠大海,長久安息,同時也更加環保。
不足:海葬一般都有具體的比較固定的時間,市民們往往不能按自己的時間需求進行,在青島,一般每年舉辦春季、秋季兩次海葬,時間一般在清明節前後和國慶節前後。2011年舉辦了3次海葬,參加撒海的骨灰為1600多具,最多的一次有900多具。
同時,每次海葬都會限制大致的名額,每次海葬活動報名額滿後,再想報名的家庭只能等到下一次海葬。有些居民為了報名海葬,經常要等上半年甚至更久。
目前島城還有樹葬。記者了解到,樹葬一般有三種方式,一是將火化後的骨灰盒直接埋入樹下,二是埋入特定區域後,在埋入地的上方種一棵樹,三是在埋入地的上方放一塊景觀石,在景觀石上刻上文字 ,四週種上樹木,地上不再壘墳頭。
記者在福寧園看到,福寧園全部採用樹葬或其他植物葬,共設有2萬餘個位置。福寧園總經理助理張元華介紹,一般樹葬都採用五針鬆等鬆柏科的景觀樹、造型樹,因為樹木四季常青所以頗受市民的青睞。樹葬的區域分為好幾類,按照樹木品種、位置的不同,價格一般5萬元到10萬多元不等。
優點:張元華說,樹葬讓過去不斷破壞生態環境的傳統墓地不復存在,既大量地節約土地資源,又使現代墓地變成綠樹、綠草一片,荒山 、荒坡不斷被綠化,不斷改善、美化人類居住的生態環境。
對于青島來說,海葬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,同時“魂歸大海”親近自然,有著十分特殊的意義。實行海葬最大化節約了土地,普通一畝墓地能安置150位逝者骨灰,如果一年有 1500具骨灰撒海,每年可純節約土地10畝。同時,海葬的費用相對來說又比較便宜,外地居民只需交500元可參加海葬,並且對于青島本地的居民來說完全是免費的。
“在青島,生態殯葬越來越多地被市民所接受,這兩年,參加每年的春季、秋季海葬的人群已經越來越多,選擇樹葬、壁葬等新形式的逐漸增加。”王宏志告訴記者,因為經營性公墓也開始出現緊缺,同時文明殯葬、生態環保的理念也開始深入人心,所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海葬等新的生態殯葬方式。這股新風,甚至也吹進了農村地區。
“現在像海葬、壁葬等很多墓葬方式的出發點可能是好的,但是逝者為大,有一塊墓地,讓逝者入土為安,是對逝者的尊重。僅僅在牆壁上挖個洞,用來紀念逝者有點太草率。”記者採訪時,56歲的劉先生說。採訪中,不少人都抱有和劉先生一樣的態度。對于一些新興的殯葬方式生態節地葬!,受傳統的思想影響,有些中老年人覺得難以接受。
近年來網絡上推出了網葬的墓葬方式。一些網站還提供3D網絡祭掃,提供很多逼真實景化的服務凱發APP,連墓園內的花草樹木都可以在網上看得一清二楚,就跟3D電影一樣,立體感很好,有身臨其境的感覺。不過,記者隨機採訪了多位市民、網友,他們表示,從來沒想過在網上祭掃故去親人,覺得還是實地祭掃更為合適。
“其實出現的各種墓葬方式在國外早就有了,低碳環保還節省空地,以後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。”青島科技大學的李老師說,不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,很多人講究墓葬入祖墳,所以生態喪葬方式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安全接受的。
“在實施海葬、壁葬等新殯葬方式的過程中凱發k8娛樂官網入口,最大的阻力就是傳統觀念的束縛。”魏常彬說,“其實現在的新殯葬方式也都融合了一些傳統因素,並非丟掉了傳統。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,會有更多的人接受這些新方式。”
祭奠逝者是清明節傳統的主題之一,如今市民們如何延續這一傳統?3月31日、4月1日,記者就此進行了相關調查。
通過半島都市報官方微信(微信號:bandaobao)、街頭隨機採訪等方式,受訪市民超過百名。對于通過何種方式祭奠,設置的問題選項有燒紙等傳統方式、只用鮮花祭奠、網上祭奠等方式,在115名市民中有56人表示,今年清明節將只使用鮮花祭奠逝者,佔總人數的比例約為48.7% ,其他市民幾乎全部選擇燒紙,甚至燃放鞭砲這一傳統方式,僅有3人稱會用網絡祭奠等方式。
在調查中,記者詢問受訪者會準備哪些物品用以祭奠時,其中選擇最多的是水果,77人選擇;70人選擇酒水,選擇鮮花的65人和64人選擇使用燒紙鞭砲。
福海園公墓是市區內為數不多的公墓之一,購買墓地之初,公墓方面就提前聲明不能燒紙燒香,並且雙方要簽訂合同約定。“在我們這裡進行祭奠的時候只能選擇鮮花。”福海園公墓工作人員李先生稱,隨著時代的變遷,以鮮花為主的新型祭奠方式已經代替了燒紙錢的傳統習俗。
清明小長假即將到來,在這個緬懷先人、寄託哀思的傳統節日裡,除了祭奠先人外,我們更應該珍惜生者,平日裡對親人多一些照料,對朋友多一份關心。在此倡議,讓我們一起過一個健康、節儉、環保、平安的清明節。
健康 。在緬懷與追思中,增強對生命的尊重和對生活的熱愛,倡導踏青等活動,培育健康科學的節日生活方式。
節儉。弘揚簡樸過節的傳統,採用簡祭、薄祭和網上祭奠、公祭等新的祭奠形式,避免鋪張浪費,抵制陋習。
環保。通過植樹凱發k8娛樂官網入口。、種草、獻花等文明環保的祭掃形式來寄託哀思,共同保護清潔衛生、綠色生態的自然環境。
平安。樹立安全意識,倡導平安出行、文明祭掃,不違規用火,避免各類安全事故,共同營造一個和諧有序的節日環境。記者 朱薪雨 韋麗麗實習生 宋文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