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是一年清明。我們開設“青春對話清明”專題報道,聚焦一群在寧波殯葬行業工作的“95後”“00後”年輕人,通過講述他們的故事,來一場青春與清明的對線月底,鎮海大同公墓第五墓園。今年27歲的韓磊,笑容陽光、談吐溫和、做事利落,從2021年2月入職,他在這裡工作已滿3年。
“剛來的時候,還有跳槽的打算;但現在,可以說已喜歡上了墓園的工作,我想我會用心好好做下去的!”韓磊說。
平日裡,韓磊主要負責落葬服務、巡山、代客祭掃等工作。墓園的上班時間是早晨7點半,但韓磊通常早早到崗,例行清掃結束後,便沿著山路拾級而上,開始巡山。
巡山的路程在1小時左右,沿線設置打卡點,還需檢查微型消防站、新老墳墓狀況以便及時反饋。通常情況下,韓磊一星期巡山3次至4次,“如果天氣幹燥的話,會巡得更頻繁一點”。
踏著石階而上,越往上,樹越密。走在小道上,枝葉總是堪堪擦過衣角,腳踩在落葉上簌簌作響。走到高處回首望去,墓園的別樣風光盡收眼底。
一邊走,一邊聊。韓磊說,天冷的時候他往往獨自巡山和父母換著玩,但隨著天氣轉暖,蛇蟲也開始出沒和父母換著玩,這時候,需要組隊巡山、互相看顧。“我碰到過蛇,是竹葉青,當初我就直愣愣地走過去了,幸好被旁邊的老師傅一把拽了回來。”提起當時的驚險一刻,韓磊仍心有餘悸。
除了例行巡山,韓磊還擔負著落葬服務、代客祭掃等任務。以後者為例,墓園方提供標準化的代祭服務,韓磊會根據客戶選定的服務內容進行祭掃。
除此之外,活躍在工勤崗位的韓磊亦包攬諸多雜事,接待掃墓客自不用說,還要共同參與落葬禮儀服務,同時他還練就了一手漆碑的好技術可謂是墓園裡的“六邊形戰士”。
韓磊大學本科讀的是機械自動化專業,畢業後入職某銀行,但不太適應,再加上處于職場迷惘期,他感到很苦惱,最終選擇了辭職。
“總體而言,這是一個有人文關懷、需要文化內涵的服務行業,工作包容性強,對年輕人來說凱發K8旗艦廳AG,是一個挺好的新職場。”韓磊說。
韓磊是土生土長的鎮海九龍湖人,家離大同公墓很近,天氣好的時候,騎上摩託車就來上班了。相比于過去在銀行工作和父母換著玩,墓園的工作節奏明顯減緩,他坦言,現在能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留給家庭。
另一方面,韓磊本人對墓園工作的接受度也頗高,當被問及第一次參與落葬服務工作的感受時,他直言,只做了簡單的心理建設:“跟著師傅學過幾次,很快就會了。”
此外,和諧溫馨的工作環境也讓韓磊感到很滿意。墓園的人才隊伍中不乏年輕血液,韓磊並不是這個團隊中唯一的年輕人。“現在00後也加入了,還是殯儀相關專業畢業的大學生。”韓磊說。
團隊富有活力,公司本身也頗具人情味和父母換著玩。採訪中韓磊透露,前年自己遭受家庭變故時,得到了公司細致入微的幫助,他感受到“大家庭”的溫暖。
很長時間以來和父母換著玩,人們對墓園敬而遠之。但大同公墓顛覆了這個刻板印象:放眼望去,大片大片的鬱金香點綴著墓園,花鳥為伴,綠草環繞,綠化帶裡還藏著石燈樣式的音響,墓園被打造成了公園的模樣。
說到墓園的變化,韓磊感觸很深。經過改造,墓園綠化佔比大幅度上升,新增了樹葬、花壇葬、壁葬等新型生態墓葬;同時,園內還大力推動服務標準化和倡導文明祭祀。“去年我們還在墓園推出過咖啡屋,不少年輕人專程來打卡呢凱發K8旗艦廳AG。”韓磊說。
這個週末,韓磊所在的大同公墓即將迎來清明祭掃高峰,公司行政人員、鎮興集團志願者將增援墓園一線,提供服務和引導;園內還會增加保安巡邏,為群眾提供更好的祭掃環境。韓磊與同事們也將進入一年中最忙碌的時候,24小時待命,全體守夜堅守崗位。“根據我們這裡的風俗,新墳是在夜裡12點後祭掃,到時墓園外可能會停滿私家車,我們會全力應戰。”韓磊說。
生死面前,人皆平等。在墓園,衰老與死亡,跟花草一般隨處可見。對于未曾降臨于己身的痛苦,年輕人往往很難感同身受。但韓磊不同,從24歲入職大同公墓起,每接待一名逝者家屬、每完成一次落葬服務、每路過一座墓碑,他對死亡和生命的感觸就更深一分。
“我覺得,現在這樣子挺好的。用真情真心去服務客戶,同時更加珍惜家庭的幸福凱發K8旗艦廳AG。”韓磊說這話的時候,眼光清澈而堅定。
“在墓園裡,為逝者服務好最後一程,為家屬帶來尊嚴和溫暖,這就是我的工作價值所在吧。”韓磊告訴記者,他已打定主意在這個行業裡沉下心、扎下根,認真做好自己的工作。(記者滕華 實習生李敏 陳德浩 通訊員沈霞)
又是一年清明。我們開設“青春對話清明”專題報道,聚焦一群在寧波殯葬行業工作的“95後”“00後”年輕人和父母換著玩,通過講述他們的故事,來一場青春與清明的對線月底,鎮海大同公墓第五墓園。今年27歲的韓磊,笑容陽光、談吐溫和、做事利落,從2021年2月入職,他在這裡工作已滿3年。
“剛來的時候,還有跳槽的打算;但現在,可以說已喜歡上了墓園的工作,我想我會用心好好做下去的!”韓磊說。
平日裡,韓磊主要負責落葬服務、巡山、代客祭掃等工作。墓園的上班時間是早晨7點半,但韓磊通常早早到崗,例行清掃結束後,便沿著山路拾級而上,開始巡山。巡山的路程在1小時左右,沿線設置打卡點,還需檢查微型消防站、新老墳墓狀況以便及時反饋。通常情況下,韓磊一星期巡山3次至4次,“如果天氣幹燥的話,會巡得更頻繁一點”。
踏著石階而上,越往上,樹越密。走在小道上,枝葉總是堪堪擦過衣角,腳踩在落葉上簌簌作響。走到高處回首望去,墓園的別樣風光盡收眼底。
一邊走,一邊聊。韓磊說,天冷的時候他往往獨自巡山,但隨著天氣轉暖,蛇蟲也開始出沒,這時候,需要組隊巡山、互相看顧。“我碰到過蛇,是竹葉青,當初我就直愣愣地走過去了,幸好被旁邊的老師傅一把拽了回來。”提起當時的驚險一刻,韓磊仍心有餘悸。
除了例行巡山,韓磊還擔負著落葬服務、代客祭掃等任務。以後者為例,墓園方提供標準化的代祭服務,韓磊會根據客戶選定的服務內容進行祭掃。
除此之外,活躍在工勤崗位的韓磊亦包攬諸多雜事,接待掃墓客自不用說,還要共同參與落葬禮儀服務,同時他還練就了一手漆碑的好技術可謂是墓園裡的“六邊形戰士”。
韓磊大學本科讀的是機械自動化專業,畢業後入職某銀行,但不太適應,再加上處于職場迷惘期,他感到很苦惱,最終選擇了辭職。對韓磊來說,這份新工作開啟了他的人生新階段。
“總體而言,這是一個有人文關懷、需要文化內涵的服務行業,工作包容性強,對年輕人來說,是一個挺好的新職場。”韓磊說。
韓磊是土生土長的鎮海九龍湖人,家離大同公墓很近,天氣好的時候,騎上摩託車就來上班了。相比于過去在銀行工作,墓園的工作節奏明顯減緩,他坦言,現在能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留給家庭。
另一方面,韓磊本人對墓園工作的接受度也頗高,當被問及第一次參與落葬服務工作的感受時,他直言,只做了簡單的心理建設:“跟著師傅學過幾次,很快就會了。”
此外,和諧溫馨的工作環境也讓韓磊感到很滿意。墓園的人才隊伍中不乏年輕血液,韓磊並不是這個團隊中唯一的年輕人。“現在00後也加入了,還是殯儀相關專業畢業的大學生。”韓磊說。
團隊富有活力,公司本身也頗具人情味。採訪中韓磊透露,前年自己遭受家庭變故時,得到了公司細致入微的幫助,他感受到“大家庭”的溫暖。
很長時間以來,人們對墓園敬而遠之。但大同公墓顛覆了這個刻板印象:放眼望去,大片大片的鬱金香點綴著墓園,花鳥為伴,綠草環繞,綠化帶裡還藏著石燈樣式的音響,墓園被打造成了公園的模樣。說到墓園的變化,韓磊感觸很深。經過改造,墓園綠化佔比大幅度上升,新增了樹葬、花壇葬、壁葬等新型生態墓葬;同時,園內還大力推動服務標準化和倡導文明祭祀。“去年我們還在墓園推出過咖啡屋凱發K8旗艦廳AG,不少年輕人專程來打卡呢。”韓磊說。
這個週末,韓磊所在的大同公墓即將迎來清明祭掃高峰,公司行政人員、鎮興集團志願者將增援墓園一線,提供服務和引導;園內還會增加保安巡邏,為群眾提供更好的祭掃環境。韓磊與同事們也將進入一年中最忙碌的時候,24小時待命,全體守夜堅守崗位。“根據我們這裡的風俗,新墳是在夜裡12點後祭掃,到時墓園外可能會停滿私家車,我們會全力應戰。”韓磊說。
生死面前,人皆平等。在墓園,衰老與死亡,跟花草一般隨處可見。對于未曾降臨于己身的痛苦,年輕人往往很難感同身受。但韓磊不同,從24歲入職大同公墓起,每接待一名逝者家屬、每完成一次落葬服務、每路過一座墓碑,他對死亡和生命的感觸就更深一分。“我覺得,現在這樣子挺好的。用真情真心去服務客戶,同時更加珍惜家庭的幸福。”韓磊說這話的時候,眼光清澈而堅定。
“在墓園裡,為逝者服務好最後一程,為家屬帶來尊嚴和溫暖,這就是我的工作價值所在吧凱發K8旗艦廳AG。”韓磊告訴記者,他已打定主意在這個行業裡沉下心、扎下根,認真做好自己的工作。(記者滕華 實習生李敏 陳德浩 通訊員沈霞)凱發手機app新老陵園規劃與改造殯葬文化。
